便利店歸根結底是以銷售為本的盈利模式。據統計,55%—60%的店內營業額在貨架上創造,80%的店內營業額來自于30%—50%的品牌品項,95%的營業利潤來自貨架的產出,其中42%的消費者在目標品牌缺貨時不會購買替代品。因此,更準確的分析顧客需求信息,更好的反應顧客需求信息,更精準的降低時間和成本是便利店的盈利準則。
而中國目前存在的600多萬家夫妻店、自營店的庫存與貨架管理一般根據個人經驗。因此會產生很多弊端:
1無法打開夜間銷售
隨著人工成本的增高,店面無法維持夜間銷售,高額的房租成本與庫存壓力堆積在單一的日間銷售。
2商品無科學引進模式
品牌方的產品更新迭代,店面無法精準根據顧客需求與銷售趨勢進行匹配,導致庫存積壓,成本增高。
3店鋪庫存與貨架無完整性
店面貨架的商品無法根據專業數據進行商品更替、轉換、記錄等,隨著時間推移,逐漸與顧客需求脫節,無法形成閉環。
02智能貨架優勢
智能貨架有別于便利店傳統貨架,它給零售行業帶來的改變是多方位的。
智能零售
白天門店、貨架正常營業;夜間無需夜班人員熬夜值守,節省人工成本,輕松實現24h深夜零售。
智能引流
可愛有趣的外觀加上智能顯示屏,抓住消費者目光,從而引導消費者互動消費。
智能顯示屏工具能夠極大的提高交流效率,放大推廣效果,從而產生了多方面的推廣模式。
安全、互動體驗
成功一定是雙向奔赴的方式。
消費者通過人機互動購買商品,保障了疫情時期“無接觸”的安全宗旨。智能貨架系統也能夠根據消費者的行為,結合大數據進貨品。
SUK(庫存量)清理
庫存積壓大,專業運營團隊策劃促銷活動,提升門店業績同時,清理SKU。
專業活動策劃
專業運營團隊根據不同時節,不同地段策劃促銷活動和方案,為門店增加銷售額。